伟大的进军

最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人们似乎都喜欢在Blog里面剖析自己. 或者是从芝麻大个小事感出人生乃至宇宙的一个西瓜般的哲理.

难道是高考后遗症?

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生命之轻中指出, 人有着媚俗的本性, 在我看来无非就是希望和别人一样或是别人和自己一样, 又或是落入俗套的和大家预想乃至希望的一样.

为了让自己感觉我还是个人, 我决定媚俗的谈谈那些让我一提到媚俗就不自觉就想起的所谓能引导舆论和人们价值取向乃至审美观的杂志. 像 《青年文摘》 《知青》之类的, 通通都煽情煽到极致, 媚俗到不可理喻, 一个故事一个说明, 一个屁大的道理. 还有在 《青年文摘》火爆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出的什么 《格言》 《意林》我始终怀疑后者这一挂的都是盗版书刊, 《意林》显然是盗版的著名外文选刊 《译林》 .就像中文 《读者》和美版 《读者》的冠名之争. 原来还常看 《读者》, 改成半月刊后估计是找不到那么多质量上乘的文章, 于是逐渐向 《青年文摘》一类靠拢, 抛弃了知性, 变得彻头彻尾的媚俗起来. 以前的, 因为感觉走样而没看完的全都沦为了厕所读物. 至于 《心灵鸡汤》一类的东西, 看了两页就实在不忍心翻下去了, 不具备任何娱乐性而又一本正经的给你媚俗的讲着媚俗的道理, 实在是连厕所读物都不如.

中国人的中庸之道是令我极其反感的. 要么就这样, 要么就那样, 弄个第三状态夹在中间不伦不类. 偏偏这个状态的人最多, 因而在我看来也就媚俗到极致了. 说穿了其实只是不喜欢随大众, 喜欢小众的感觉. 这又源自于人都渴望与众不同的一面. 两者交锋的一个典型例子便是看到完美结局, 便会一边心安理得一边骂编剧落入俗套没有创意; 看到悲剧结局, 则受到震撼的同时又会深感惋惜说怎么可以这个样子.

这样一种矛盾双方的交锋又再次落入媚俗.

于是我把自己只当作是一个装有两种极致的载体, 追求也很享受两种极致在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反差效果. 我常跟别人讲人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然后特别强调这点在我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大多数人都很精心且刻意的维持一个样子的情况下, 我始终是希望我能有所不同, 于是跳出来冷眼旁观.

回到引发我爬这些格子的事来.

第一, 我认为剖析自己是件痛苦而又费力不讨好的事, 因为你无法完全认清自己, 所谓当局者迷. 你所依据的只能是社会上全体大众的评判标准, 以他们的价值观来评价自己, 这是一种媚俗的表现. 且不论是否可取, 然而如果不考虑普罗大众的眼光, 人也就不需要剖析自己了. 而人是社会之人, 这就注定了谁也无法抹掉自己本性中的媚俗.

第二, 我始终认为关于所谓的做人的道理, 生活的哲理是要自己领会的, 是需要有经历作为基础的. 人人都在伤古惜今, 都说自己经历了, 成熟了, Hey body,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人生在世三短短数十年, 相比宇宙的漫漫历史长河更只是一瞬, 在这一瞬中能经历什么, 又能领悟什么, 什么都还没来得及感受透彻就已经撒手人寰, 根本就不知所以然.

我似乎是在挑战传统的价值评判标准,然而我自己本身就被其左右着, 否则我不会想到写这些东西. 于是我就好像在一边享受着生活的同时一边又告他强奸了我. 因而这也就是一场自以为伟大却注定失败的进军.

如今有着我这种想挑战权威的人似乎逐渐成为大多数,于是我迷糊了,人做的每件事似乎都终免不了落入俗套,那我在这里剖析又有什么用; 如果说我批判了某种东西,那是否也就意味着我在褒扬另外一种东西,既然不管怎样,人都不可能摆脱媚俗,那我就无从褒扬,这样的批判还有什么意义. 但是我们不能知道无药可救后就不去思考它,就像死亡,绝症一样,我们始终无法忽视它们的存在.

或许这就是我这个东西仅有的一点积极意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